释迦牟尼最后的结局如何?并非我们认为的“我欲成仙,快乐齐天”

释迦牟尼作为佛教的创始人,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神秘。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对于他的了解可谓知之甚少,很多人对他的了解仅限于《西游记》中的如来佛祖。今天,我们就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,对其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。

释迦牟尼是个王子,也曾“纸醉金迷”过。释迦牟尼本来是印度释迦族的王子,5岁开始学习,文武全才。他16岁娶妻生子,生活奢侈,极尽声色娱乐,有暖、凉、雨三时宫殿轮换居住。在我们看来这样的生活美滋滋,打死也不会去出家当和尚。那么,为何释迦牟尼会选择出家呢?

在经过一段“纸醉金迷”的生活之后,释迦牟尼开始厌倦了这种生活,并且开始了思考人类一个永恒的命题——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?他出城分别见到老人、病人、死人,深深困扰于生死问题,当最后看到出家沙门时便决定出家,去寻找答案和解脱。

释迦牟尼29岁出家,开始自己的苦行之旅。他以六年时间深入极端苦行,摧残自己的身心,竟使其他苦行者以为他将丧命。最终他认为苦行无益,因无法达到觉悟与涅槃,所以放弃。35岁的时候,他以“慧”战胜“魔军”(色欲;不乐梵行;饥渴;贪爱;懒惰昏沉;恐惧;疑惑;毁损执着;获取奉承、荣誉与非正名声;贡高我慢。),终于证觉成道。由此,可知佛教所谓的成道,并非羽化成仙,而是战胜自己的心魔。

释迦牟尼成道后,首先暂时留在鹿野苑,开始进行了伟大的佛教传播活动,据说他的亲朋好友纷纷跟随他出家,有54人之多。随后,他创立了佛教,开始与他的门徒们一道进行佛教的传播活动,自己的队伍不断壮大。队伍大了,也不好带呀!佛陀的事业末期,出现了僧团分裂的情况,后来自己的弟子去世,家族灭亡,各种不幸接踵而至。

释迦牟尼最后的结局,并非我们认为的“我欲成仙,快乐齐天”。生命的最后一年,80岁的释迦牟尼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住了一段时间。而在从灵鹫山回故国迦毗罗卫,是最后的旅途,他返乡的途中逝世了。佛入灭后,他的骨被平分八份,徒卢那把瓶子带回供奉,迟到的孔雀族人见遗骨已被分完,便带走了骨灰。所以共八座佛骨舍利塔、一座瓶塔、一座骨灰塔。总之,世间并没有所谓的长生不老,我们一生都在与自己的心魔斗争,释迦牟尼一生追求的可能就是内心的宁静。各位,你们说呢?



Powered by J9九游会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